清淡的云 发表于 2013-10-6 10:54

专家解析:为何中国基础创新教育不比美国差

国内的教育界基本同意的一个观点是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国学生从小就学习如何把老师教的答案背熟,如何应试,以考上高中和大学,于是跟国外(大部分是跟美国)的学生相比,几乎没有任何独创精神,也没有创造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希望能让中国的学生能有国外学生那样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系统地提供基础知识方面,除了个别科目外,一点也不比美国差,甚至某些科目比美国要好得多,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扎实的学术基础。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并不是缺乏一种教育教他们如何创新,而是下面的两个原因:第一,缺乏一个容许创新能力表现的环境和空间;第二,缺乏如何表达创新能力的形式训练。
  要让一个学生有创新能力,扎实的学术基础是第一位的。很难想象一个连四则运算都不会的人,如何能在数学的数论领域有什么“发明”、“创造”。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微博]长期没有课程标准,没有考试,老师喜欢教什么就教什么。到了最近几年才出现标准化浪潮,出现统考,甚至出现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公立学校仍然是处于几个学生在课堂上造反,老师就无法教书的局面,这在中国的公立学校大概不是一个普遍现象吧?
  在提供扎实的学生基础方面,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得并不比美国差。中国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就系统地学物理和化学,可是美国的学生到了高中的第二或者第三年才有化学这门课,而且还不是必修课;物理是高中第三或者第四年才有资格上的课程,很多高中根本就没有开物理这门课!国际奥林匹克的数学,化学或者物理竞赛,美国学生能参加的,基本是私立中学的学生和几个重点公立高中的学生,自己掏钱,而且是学校的老师自愿训练他们去参加的。大部分的公立学校学生,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竞赛,更加不用说去参加了。这跟中国铺天盖地到处都有的“奥数”教材和训练班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的英特尔科学奖,是被称为“小诺贝尔奖”的一项鼓励中学生在人文科学和理工科学方面创造性的大型奖项。今年,全美国有三千多名学生寄出他们的论文参加评奖,最近宣布了一千多名入围准决赛的学生,其中有三百多名学生是华人,在这三百多名华裔学生中,竟然超过百分之七十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微博](也就是移民来到美国不到三年的学生)。
  英特尔科学奖是最重视“创新能力”的奖了,可是,入围的华人竟然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我们总不能说,美国的“创新教育”神奇到这个地步,可以在一年到三年的时间里面,就把这些中国来的新移民教成“创新能手”吧?要是真的那么神奇,按道理在美国本土出生受教育的华裔应该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更长,“素质”更好才对,怎么就赢不了这个重视创新能力的奖呢?
  假如我们细心研究一下入围的得奖人的论文范围,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得奖人,没有任何一个是因生物或人文社会科学(历史,经济,政治哲学,心理)的研究而入围的。这跟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生物学和社会科学落后于美国的情形十分吻合。换句话说,基础知识强的,创新能力也高。中国的高中生没有学过经济学的理论,没有学过除了马克思哲学以外的任何哲学思想,没有学过心理学,因此,跟美国的高中生无法竞争,是不奇怪的。中国的高中生学的生物学知识,远比美国的高中生少,实验水平也远低于美国的高中生,自然也无法跟人家竞争。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凡是做得比美国好的地方,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比美国的学生高。那么,为什么我们发现中国的学生普遍来说,创新能力仍然是比美国学生差呢?比如,国际的学生工程大奖,中国有几十个学生入围,已经是亚洲最好的了,可是美国就有一千多个学生入围。难道这不证明中国缺乏创新教育?
  这个结论是片面的。中国缺的, 不是形式上的“创新教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解析:为何中国基础创新教育不比美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