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斗 发表于 2014-4-7 09:07

一个有趣的俗语

中国古人有一个有趣的俗语:“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它表达的是大众的统计特性。至于例外,那是肯定有的。我们不去理会。前三个表达的是人的动物特性,许多人大概不会有异议。最后一个涉及到人的社会属性,许多人可能有各种议论。

这个俗语的顺序是很有意思的。饥饿对于人来说,那是第一位的,所以位列在先。需要衣物保暖,属于第二位的。至于路途,那通常是在被追的情况下,要么是被动物追;要么是被敌人追击。为了保命,什么路都管不得的。最后一个,主要指男人了。极端贫穷的人,自然无法选择了,虽然有的人可能坚决不赞同此点的。

有人曾讲过这样的故事。朱元璋在逃难,极端饥饿时,某人给他吃了一顿白菜炖豆腐。那个人给那道菜起了一个名字: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当他当了皇帝后,找到那个人,专门强调还要吃当年的那道菜,原料要和当年的一样。那人精心挑选了最好的菜和豆腐来作。可是朱元璋吃后,总觉得味道大不相同的。这可为难死那个人了。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不清楚。

东汉的刘秀作了皇帝后,他的一个姐姐寡居。她看上了一个大臣,无奈那位大臣已经有妻子了。刘秀有一天对他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刘秀说:谚语说,富贵了,容易和别人交往;富有了,就该换妻子了。这不是人之常情吗?刘秀毫无做作,直言不讳。看来,当时还是很少虚伪那一套。当然,刘秀说这话的目的是劝那位大臣娶他姐姐,和我们本文的主题没有关系的。刘秀说这话的时候,暗含了一个对前面俗语最后一点的赞同:贫穷时,无法选择合适的妻子,所以,才会有富贵了,就该换妻子一说了。这个故事的结局你可能想不到:那位大臣不想换妻子,告诉皇帝刘秀:“糠糟妻子不下堂。”他最后被人按了一个罪名:考察官员失误。他被罢了官,回家去了。皇帝想当你小舅子,你都不要。还想要什么?!

这个俗语所列的顺序,完全符合现代心理学上什么理论,人的需求分层次的,食物是最重要的需求,也是最低层次上的。其他的排列各条,渐次增高。

所以,在该俗语中,各条之间的顺序是精心选择的,不是胡乱排列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有趣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