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用闲人 发表于 2010-7-5 04:41

石岗述说无字碑之谜(四)

 十四
  接下来,噩运开始降临到李氏宗亲头上,这其中也包括武则天自己的亲生骨肉。
  据《资治通鉴》记载,上元二年,唐室宫廷里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唐高宗李治因苦于风眩病,要让位给武则天,遭到中书侍郎郝处俊的强烈反对,高宗才罢了此念。二是,年仅24岁风华正茂的太子李弘突然死亡。这两间互不关联的事,使武则天再次成为世人怀疑的对象。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道:唐高宗和萧淑妃所生的女儿义阳、宣城公主被幽禁在宫中旁舍,年近四十还没有出嫁。武则天在感业寺所生的太子李弘把她们的事告诉高宗,并祈求让两位年长的姐姐出宫嫁人。这件事,让武则天知道后,大为震怒,她用毒酒毒死了李弘。两部正史的记载的内容大致相同,但是,唯一不同的细节是,《新唐书》称两位公主年近40,而《资治通鉴》则为30岁。
  那么,太子李弘是不是武则天所杀?自古以来,人们各有己见。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的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猝死于洛阳合壁宫博云殿,他的死亡,给他的母后武则天又留下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
  史载,太子李弘待人谦和,孝悌父母,礼贤下士,谦虚谨慎,很受朝中大臣称赞。
  总章元年(668年),李弘在为征辽军士的奏表中充分显示出他的才华和美德。
  龙朔元年(661年)他又同许敬宗、许图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在文思殿博采古今文集,搞其清词丽句,以类相从,编纂成《瑶山五彩》五百卷,深受高宗嘉许。
  李弘天资聪颖,高宗多病时,常令他监国,管理朝政,因他能礼贤下士,所以中外属心。当初,高宗和武则天亲自给太子选定的妃子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她美貌出众。婚期将近,却被武则天姐姐韩国夫人的儿子、花花公子贺兰敏之“逼而淫焉”,太子的婚事被破坏了。
  咸亨四年(673年)十月,李弘纳右卫将军裴清道的女儿为妃,裴氏颇有妇礼,高宗甚为满意,常对人说:“东宫内政,朕无忧矣卜”。
  就是这样一位贤德太子,在婚后半年的时间里突然死去,年仅24岁。
  李弘死后,高宗万分悲痛,谥号“孝敬皇帝”,以天子之礼葬于洛阳景山,高宗亲制纪文,并书之于碑,立在陵侧。
  那么,李弘究竟是不是被武则天毒死的?他的死亡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有人认为,李弘死于疾病。因为史书曾记载,咸亨年间,左庶子戴至德等人辅佐太子,那时候,太子就多疾病,庶政皆决于大臣。
  当代学者惠焕章、吴俏在一部书中说:“一件不幸的事情,免不了被史家加以利用,大做文章,攻击武则天。”“《资治通鉴》一书倒置时间,把高宗欲逊位武则天一事由仪凤元年(676年)提前到太子弘死之前,又把李弘请嫁二公主一事由咸亨二年(671年)推迟到四年之后,作为他失爱于母后的原因,然后才隆重推出李弘死于合壁宫的讣告,分明要造成一种武则天下毒手的定论,却还绕了一个弯,说:‘时人以为武则天鸩之也’。以示纪实之客观。”“武则天当时‘方称其志’,在高宗未死之前,在四皇子都已成人之时,武则天鸩杀一个病入膏肓的儿子又怎样去称其志?”
  他们认为,《新唐书》对二公主情况的叙述,至少有二处错误:一是年40不嫁,一是婚配上翊卫。高宗生于贞观二年(628年)六月,至咸亨二年(671年)也就是李弘请嫁公主那年,才43岁。他的女儿怎么能有40岁?《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及《唐会要》卷6《公主》条所载,义阳公主下嫁权毅,宣城公主下嫁王勖。而权毅、王勖都没有当上翊卫。所以说太子弘请嫁二公主,引来杀身之祸只不过是个别史家的杜撰罢了。
  李弘死后,接下来面临厄运的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
  李贤在李弘死后很快被立为太子。但是,他也没有逃出死亡的阴影。
  据史料记载,在武则天的儿子中,李贤天分最高,聪敏勤学,自幼熟读儒家经典而且过目不忘,深受唐高宗钟爱。立李贤为太子后,体弱多病的唐高宗打消了逊位于皇后武则天的念头,一心一意培养李贤,屡次命其监国。
  李贤曾组织一批名儒注释范晔的《后汉书》,《后汉书》中载有皇帝大权落入皇后和外戚的史实,带有讥讽时政之嫌。这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
  李贤处理政务,颇有才干,在士人中声望很高。在仪凤年间,许多重臣都是太子李贤身边的人。当时的七个宰相,李敬玄,薛元超、高智周、张文灌、来恒、戴至德、刘仁轨。这其中除刘仁轨与武则天关系比较密切外,其他人基本都是反对过理智逊位给武则天的人。
  武则天面临着失去权力的危机。武则天为了控制李贤,曾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政范》和《孝子传》给他读,还“数作书以责让贤”,但李贤并不顺从,双方矛盾终于在明崇俨死亡事件中白热化。
  明崇俨精通医术和神学,经常借神抨击时事,深得武则天信任。明崇俨曾经在宫中预言,太子李贤不堪大任,英王李显相貌酷似太宗,相王李旦长相尊贵。明崇俨的预言,传出宫外,终于找来了杀身之祸。而杀死明崇俨的刺客,正是后来在严刑拷打下招供、太子李贤的同性恋对象赵道生。
  仪凤四年五月的一天夜里,明崇伊突然遇刺身亡。当时,太子李贤监国,此案久拖未破。
  有人告发太子好声色,怀逆谋,有指使暗杀明崇俨的嫌疑。
  武则天让宰相薛元超、裴炎和御史大夫高智周受命审理此案。他们搜查东宫,在太子东宫马坊查获皂甲数百领。这样,就有了太子李贤谋反的罪证。
  调露二年八月,太子李贤被废为庶人,流放到距京两千里外的巴州。
  文明元年二月,武则天派丘神绩去巴州杀死了李贤。
  李贤一案牵连甚众,不但他的党羽被杀,宰相、左庶子张大安等十余人被流放,唐宗亲子孙也有许多受牵连,就连李贤的孩子也未能幸免,他的三个儿子李光顺、李守礼、李守义都被幽禁宫中,十八年不许出宫。
  据野史记载,李贤在流放地作过一首叫《黄台瓜辞》的诗,诗中写道: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诉说了内心对武则天难以抑制的怨愤,惟恐自己遭到其兄李弘那样的命运。并暗示武则天:不要杀光了自己的儿子。如此看来,母子争权酿成了李贤之死。
  有人说,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难免遭到被杀的厄运。
  据说,永徽年间,唐高宗纳武则天入宫为昭仪,其姐以大姨身分出人后宫,因姿色艳丽令高宗神魂颠倒,被封为韩国夫人。大约永徽五年腊月,已怀孕的韩国夫人即将临产,这可难坏了高宗与韩国夫人这对偷情人。恰在此时,武则天因第三胎不足月早产,又是在数九寒天的路上,孩于死了。于是有人作了巧妙的安排,以姐姐韩国夫人的孩子顶替武则天夭亡的儿子。这样,高宗和韩国夫人自然满意,可以给他们的私生子一个较好的出路。孩子问世仅几个月,高宗就迫不及待地给他封王。武则天当时也认为,多一个儿子会使他在后宫的地位更加优越,何况那时王后和萧淑妃还在,她的地位不稳,是不会和寡妇姐姐计较的。当李贤成年后,而且有了当上皇帝的可能,武则天越来越不放心这个非己所生儿子,对他被立为太子显得很勉强。当李贤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自然难免被废、被杀的结局。
  另一种观点认为,李贤确实为武则天所生。武则天在贞观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在由长安去礼泉昭陵的路上生下一个孩子,对这一点史学界都无异议,但有,说这个出生的婴儿夭折后由武则天的姐姐和高宗的私生子所替代,虽说不无这种可能性,但论据不足难以成为定论。至于说武则天因李贤非亲生而疏远和贬杀他更不能成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武则天为何要等到他羽翼丰满之后才下手,而不及早除掉他呢?
  那么,太子李贤究竟被谁所杀呢?史学界向来存在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李贤是“遭谗”被杀的。武则天信任明崇俨,经常向武则天进谗言“太子不堪承嗣”,所以,武则天不满李贤而杀之。1972年出土的《章怀太子李贤墓志铭》上用汉武帝听信江充谗言杀害太子刘据、晋惠帝听信贾后谗言废掉憋怀太子司马适、晋献公听信俪姬谗言杀害申生的典故,暗示李贤是遭谗言构陷而被杀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李贤被他的弟弟李显所杀。武则天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相互陷害残杀。李贤的反对派便造出谣言,说李贤非武则天所生,进行挑拨离间。公开出面的是正谏大夫明崇俨,他因符咒幻术深得高宗和武则天器重,即私下进言:“太子李贤不勘继承帝位,英王李显的相貌像太宗,相王李旦相貌最显贵。”弄得高宗和武则天疑虑不安。
  李贤为这些流言蜚语所困扰,思想受到很大的刺激。他自暴自弃,一反常态,沉溺于犬马声色之中,甚至和户奴赵道生搞同性恋,常赐金帛给他。司议郎韦承庆上书规劝,李贤非但不听,反道斥责。
  武则天听到这些情况,很不高兴,于是把北门学士所撰的《少阳正范》及《孝子传》赏给他,要他认真阅读,又几次写信谴责他的放荡行径,李贤心中越来越惶恐不安。
  李贤后来的不轨行为使高宗失望了。李贤放荡不羁的行径被人告发,高宗命薛元超、裴炎和高智周一起审问太子,并在东宫马坊搜出皂甲数百件作为谋反物证。刺客赵道生又供认太子指使他杀死明崇俨。高宗一贯喜爱李贤,想赦免他,武则天说:“作为太子而心怀叛逆,天地所不容。应该大义灭亲,怎么可以赦免!”高宗也曾给臣下说过:“法律是一样的,不能因亲近疏远而不同对待,如果伤害百姓,就是皇太子也不能赦免。”于是废李贤为庶人,派遣右监门中郎将令狐智通等送李贤来到京师,幽禁于别所,同党都被杀死,搜查出的皂甲在天津桥南焚烧示众。
  二月九日,武则天命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前往巴州,检查李贤住宅以防备意外。史称丘神绩到巴州后幽禁李贤于别宅逼他自杀。
  检查李贤住宅防备什么意外呢?无非是看有无更多的皂甲图谋叛乱。既然废为庶人的李贤没有不轨的行为,武则天杀他实无必要。
  当时,李贤的存在对谁不利?在高宗死后,李贤的弟弟中宗登基。对李贤最有戒心的莫过于中宗,他的谋士们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有人说高宗和武则天偏信明崇俨,仔细分析一下明崇俨在宫中造的舆论,不难看出他又为谁在说话了。从他的活动可以看出,太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存在的事实,所以,中宗李显也有杀死李贤的可能。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另一起有名的残杀亲生骨肉的血案发生在武则天晚年。那就是武则天的孙子邵王李重润、孙女永泰公主李仙蕙和永泰公主的丈夫、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集体被杀案。
  据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唐大足年间,武则天已经年近七十,仍宠幸美男子张易之和张昌宗。二张每天随武则天早朝,听政完毕,他们就在后宫陪侍。当时朝中的当权的大臣们都争先恐后地献媚他俩。二张恃宠而骄,插手干预朝政。武则天也有意把朝政委托他们处理,朝廷上下议论纷纷。
  当时的皇太孙,即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对此愤愤不已,便与他的妹妹永泰公主和妹夫武延基私下议论。此事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大怒,九月壬申,三人皆被武则天通令自杀。其时,17岁的永泰公主新婚不到一年,肚里还怀着孩子。
  对于李重润和武延基之死,历史上从来没有异议。但是,永泰公主的死因却找到了新的依据。1972年9月出土的《永泰公主墓志铭》,提到永泰公主的死因时,却说她是由于怀孕患病而死。铭文是这样记述的:“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曲,重碧烟而忽去。弄玉萧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奠,春秋十有七。”
  这里“蛟”是指蛟龙,是男性,指其夫武延基;“雄锷”是利刃,因干将、莫邪有雌雄剑而来;“鸾”是凤鸾,喻女性,指永泰公主;“槐火”,此指武延基被杀;“柏舟”,喻永泰公主守寡;“珠胎”,喻女子怀孕;“琼萼”即琼花,古时喻皇帝子孙;“双童”即二竖,此指病魔。
  这段铭文的大意是“武延基死后,永泰公主为他守寡而孤独地生活着。丈夫的事情虽未波及牵连她,但她也在九月初四由于怀孕患病而死”。
  “永泰公主墓志铭”的发现,使学者们对永泰公主的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   永泰公主并没有和李重润、武延基同时死去,而是受缓刑外置,但仅隔一天就突然死去,她的死因,一是由于其哥哥和丈夫被杀,精神受剧烈打击,服毒堕胎而死,二是武则天采取其他手段使她丧生。
  还有一位唐宗室子女被残酷杀害,那就是中宗李显的妃子。据《资治通鉴》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女儿也就是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常乐长公主生了一个女儿,嫁给李显为妃。唐高宗李治对自己的姑姑常乐公主和她这位既是自己表妹又是自己儿媳的女儿非常好。但是,武则天却非常讨厌她们,李显被废后,他的妃子被武则天幽闭于内侍省,每天供给的食物全部是没有经过烹饪的生食,而且还不许生火。几天之后,有人开门进去一看,王妃的尸体已经腐烂了。常乐公主和她的丈夫被贬到定州,武则天不许他们朝见皇上,不久,夫妻双双被杀。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李唐皇室子孙除她自己亲生的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之外。几乎被斩尽杀绝。
  垂拱四年,唐宗室子弟为了自保起兵失败。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的儿子、孙子、女儿、女婿十余人被杀。太宗第十子贝州刺史、纪王李慎因联合越王李员反叛,与其子孙多人被杀。
  永昌元年,鄱阳公李湮因秘密策划迎中宗李显,与太宗的孙子李炜等12人被残杀。
  载初元年,高宗的四子许王李素节及其九个儿子被以谋反罪诛杀。高宗第三子泽王李上金受株连上吊自杀,其子七人惨遭杀害。
  同年,唐高祖第二十一子密王李元晓的长子李颖等宗室子弟12人被诛杀。
  至此,李唐宗室子孙几乎已经损失殆尽。
  正应验了“唐三世之后,女主武氏当立,残害李氏子孙无穷”的谶语。
  十五
  弘道元年(公元653年)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于洛阳宫之贞观殿,享年56岁。遗诏:“七日而殡,皇太子即位于柩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
  唐高宗之死,有人认为是受武则天迫害而死的。因为武则天“不欲上疾愈”。
  《资治通鉴》在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一月记载:高宗“苦头重不能视”,侍医秦鸣鹤主张在头上扎针,扎出血来,可以望好。武后严厉反对说“此可斩也,乃欲于天子头刺血!”结果由于高宗自己愿意,针扎了,且能视物,武后说:“天赐良医!”于是亲自负彩缎百匹赐给秦鸣鹤。于是,《资治通鉴》得出了“不欲上疾愈”的结论。
  秦鸣鹤的这几针,使高宗回光返照,随即高宗病危了。十一月下旬,唐高宗在武则天的护理下回到洛阳,病情加剧,离开了人世。
  那么是不是武则天不希望高宗病好呢?这又是武则天人生中的一个千古之谜。
  首先,唐高宗死于疾病,这一点,历来没有异议。高宗自显庆五年十月染上“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的疾病,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时常复发,并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至弘道元年秋,病情终于达到恶化的地步,直至死去。
  那么,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感情如何?他们有没有真正的爱情呢?
  按照常理,武则天应该对唐高宗充满感情。他们生活了三十多年,是唐高宗把武则天从寺庙中解救出来,由一位尼姑一跃而成为皇后,享尽了富贵荣华,并且掌握了唐王朝的实际权力。对于唐高宗,武则天应该心怀有太多的感激。
  她曾经给唐高宗写过一首情真意切的诗,诗中写道:“看朱成碧思纷纷,慎摔支离为亿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武则天对唐高宗是充满思念和爱情的。
  但是作为一个特殊人物,一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人来说,她懂得报恩、怀旧和爱情吗?武则天晚年拥有众多男宠,我们能说他爱高宗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岗述说无字碑之谜(四)